欢迎来到安博体育官网登录入口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废水如何变“肥水”
编辑 :

安博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时间 : 2024-11-25 12:06:37 浏览量 : 81 次

  秋高气爽,漫步云岭乡间,天蓝、地绿、水清、村美,目之所及皆为美景,乡村建设“美丽变化”正在云南各地发生。

  长期以来,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云南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如何做到资源化利用,实现废水变“肥水”?近期,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而污水处理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硬骨头”,对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94%的云南来说尤其如此。云南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起步晚、底子薄、欠账多,这只“拦路虎”尤其棘手。为此,云南省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内容,更作为实施美丽云南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全面攻坚。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关决策部署,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重点研究、重点部署、重点推进。坚持生态化、资源化,以用促治,一村一策,分区分类,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污水处理设施既要建得起,更要用得好。”聚焦这一目标,云南省加强部门协作,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生态环境部门与农业农村、发改部门联合推进“千万工程”行动、项目提级论证等工作;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财政厅推动“以奖代补”机制落实,2023年以来,下达前两批20个试点县奖补资金20020.66万元,完成治理4124个自然村。省生态环境厅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合力开展乡(镇)镇区生活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行动,推动村镇生活污水一体施治。同时,全省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重点区域治理。2023年以来,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7.4亿元,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州(市)、县(市、区)勠力同心,推进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4年9月,全省13262个行政村完成治理7029个,治理率达53%。其中,重点高原湖泊流域531个行政村完成494个,治理率达93%;赤水河流域151个行政村完成121个,治理率达80.1%。

  在马关县坡脚镇大讯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三格”。农户的沉淀池、化粪池和发酵池统称“小三格”,污水在这里进行第一道净化后,通过管道进入“大三格”集中预处理,全村建立起“连片收集+单户治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清策介绍,这一污水处理模式,是在学习研究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实际在各地重点流域和坝区、山区半山区开展的治理试点。“不管是牟定还是马关,都证明了这一治理方法十分有效。”

  “建成‘小三格’的材料成本并不高,主要是人力成本高。”坡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应龙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坡脚镇构建镇主导、村主责、民主体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自建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动员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我们组建了施工队,采取‘工匠+群众’的模式,把村内工匠进行技术分组,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多队同时开工、相互协调配合,有效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最好治理效果。将原本36万元的定额预算缩减至8.9万元,真正把钱花到刀刃上。”目前,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5%,下辖112个自然村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成为全省农村污水治理的典型之一。

  近年来,聚焦问需于农、问计于农、问效于农,云南省向浙江、福建等省份看齐,指导各地在重点流域和坝区、山区半山区等不同类型地区开展治理试点,总结推广牟定“五个五”治理模式和马关“123456”治理经验,并汇编印发了《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典型案例汇编(第一批)》,供各地学习借鉴。

  同时,建立“以奖代补”机制,支持开展整县推进试点。帮扶指导64个县(市、区)编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完成2批次整县推进试点省级竞争性评审,确定了马关、武定等20个试点县,加大工作力度,指导推进试点工作,以试点示范效应带动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清晨,牟定县江坡镇高平村委会牌坊村村民们给家门口的小花园浇完水,打扫好屋里屋外的卫生,打包好垃圾,来到村口智能化太阳能驱动垃圾箱前,只要靠近,垃圾箱门便自动打开,十分便捷。

  牌坊村村民吴丽萍向记者演示了当地农户怎么样才能做到“四水全收”:餐厨废水、洗涤废水、养殖废水和厕所洗浴废水合称“四水”,其中餐厨、洗涤、洗浴等“灰水”被接入沉淀池,厕所和圈舍的“黑水”接入化粪池,两股水合流进入厌氧发酵池。“在农户的沉淀池、化粪池和发酵池‘小三格’中,就能解决问题。一般4至6人的农户建2立方米的池子就够了。”高平村委会主任李海伟告诉记者,污水经过沉淀处理后由村主管网统一收集,纳入村里的“大三格”进行生态氧化处理,不仅解决了污水滥流的问题,还能将污水变成还田肥水。2021年以来,高平村累计建设污水处理“小三格”645个、“大三格”36个。经过净化的污水达到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既造福田地、滋养青山,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林田灌溉用水压力。

  “目前,全村实现了生活污水、畜禽粪污全收集、全处理,做到了‘看着不脏、闻着不臭、资源利用’。”李海伟指着村里的生态氧化塘说道。

  全省各地积极探索,以源头治理为主、末端处理为辅,通过全面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构建起污水收集、转运、处理全流程闭环链条。

  马关县坡脚镇田蓬村喀斯特地貌特征十分典型,有不少耕地位于土石交错横生、蓄水能力差、抽水成本高的区域。每逢旱季,这样的土地基本处于休耕状态,村民蔡远云家的约一亩耕地也在其中。

  随着村子“小三格”的建成,蔡远云家的耕地随之受益。“经过前期处理,从‘大三格’出来的水,水质已达到《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可用于田地灌溉消纳。”王应龙介绍。

  “废水变‘肥水’,省了钱,肥了地,可谓一举多得。”蔡远云说,再生水氮磷含量较高,用来灌溉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每年还能节约不少水费。

  放眼全省,分散在各农户、乡镇的一个个“微型处理厂”,巧解污水治理大难题,让原本的生活垃圾污水摇身一变,成为滋润幸福生活的汩汩清流。(记者 胡晓蓉 )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